推荐

资讯

24H

频道

盘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量居世界之冠

2019-08-07 18:49:06玩旅客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是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音乐。

联合国定义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民族民间口述身授、世代相传的无形文化遗产。这种无形文化遗产蕴藏着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历史文化,因此它代表着民族普遍的文化认同和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体现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目前中国大陆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之冠,截至2018年10月22日,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项。美丽中华FB粉丝团特别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系列报导,深入浅出的介绍缤纷多彩的中国大陆特色非遗,以下也精选几项来做介绍。

昆曲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精选特色非遗01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

精选特色非遗02 中国古琴艺术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2,400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蒙古族长调反映蒙古族的民俗历史歌曲,题材环绕牧民的生活习惯及民间风俗。

精选特色非遗03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汀道“,意即长歌,其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讲述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而被称作“草原音乐活化石“。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阿拉伯木卡姆经典音乐调式与维吾尔族本土民歌的融合艺术。

精选特色非遗04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是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音乐,经过整合发展,形成了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大众性的艺术风格。

精选特色非遗05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及相关民俗活动。

精选特色非遗06 福建南音

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又称“南曲“、“弦管“、“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主要由指、谱、曲3大类组成,是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大乐种,为大陆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

南京云锦在继承传统云锦的生产工艺的同时,十分重视技术开发。

精选特色非遗07 南京云锦

南京工艺“三宝“之首,南京云锦配色多达18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宛如天上彩云般瑰丽,故称“云锦“。

精选特色非遗08 安徽宣纸

安徽宣纸的生产中心是泾县。生产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为主,配以部分稻草,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凈、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过程。

侗歌主要有侗族大歌、小歌等,其中以侗族大歌艺术成就最高,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精选特色非遗10 贵州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在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编辑:阿拉蕾

嘿!这是一个备用按钮